一、我系就业情况调查
近三年来,虽然就业形势仍然严峻,但统计数据显示,我系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依然向好。三个专业毕业时的综合就业率达到93.88%,毕业后三个月的毕业率达到100%。从就业结构和专业对口率来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对口率最高,为91%,旅游管理专业其次为88%,保险实务专业为72%。
二、就业形势分析
1、旅游管理专业
随着四川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旅游人才已经达到相当规模,人才队伍整体知识结构调整加快,年轻化、社会化、多样化趋势明显,旅游人才培养力度加大。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达386所,其中高等院校70所,中等职业学校298所,在校生规模近13万人,每年毕业3.5万多人,是全国旅游教育方面在校学生数量较多、规模较大的省份。但是,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整体偏低,40万从业者中,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占80%,无职称和初级职称的近90%,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不足50%。旅游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旅游专门人才以及外语类专业人才明显短缺,小语种导游匮乏,特别是日语、韩语、泰语等小语种导游严重不足,影响了入境旅游及全省旅游的发展。目前,全省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程度、知识水平、业务素质亟待提高,人员构成也面临优化、升级的新要求。
2、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2010年,我国工商管理直接从业人员749万人中,管理人才134.8万人,管理类院校1436所,在校生66.6万人,平均每年毕业生超过15万人,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工商管理类业发展的需求。估计2020年,工商管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将会继续上升,每年需新增从业人员60万人,供需之间存在较大缺口。
从四川来看,全省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院校达386所,其中高等院校70所,中等职业学校298所,在校生规模近13万人,每年毕业3.5万多人,是全国工商管理教育方面在校学生数量较多、规模较大的省份。但是,管理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整体偏低,40万从业者中,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占80%,无职称和初级职称的近90%,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不足60%。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大增将指日可待。在现代企业中,一个优秀企业家的作用超过了100名优秀工程师、1000名优秀工人。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转换企业产权、机制以及企业法人实行招标制、年薪制,实际上就是将企业的管理大权交到职业企业家手中。而据我国近三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外方代理人正以每年500%以上的速度递增,目前在不少大城市已形成一个职业阶层。不管是外企还是国企,高层管理人员的价值越来越看涨。所以,尽管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刚毕业的时候可能做的并不是管理的工作,但是过几年之后,有管理专业背景的人将会成为抢手货,工商管理类人才仍将是企业争夺的对象之一。
3、保险实务专业
目前保险市场从业人员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全国各类高校培养出的保险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二是从其他行业转向保险业的人员;三是原来保险行业的存续人员。这三部分人员在数量构成上呈橄榄球状,能够担当公司各级高管人员和专业技术岗位的人才凤毛麟角。单纯从数量上看,保险业的人才就非常匾乏。
“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我国保险业员工人数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3%左右,“十二五”期末我国保险市场内勤人员将达到138. 18万人,保险营销员达到552. 72万人,从业人数达到690.9万人。
目前我国保险营销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不到30%,总体文化水平不高。不仅如此,不少营销人员过去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相当一部分是其他工商企业的下岗职工,在进入保险行业之后并未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普遍缺乏保险专业知识,有些甚至对他们所销售的保险产品的功能、价值、意义也说不准确,讲不清楚。从职称结构看,中高级职称的人员所占比例偏低,缺口较大。
三、对就业工作的分析和几点建议:
1、就业工作需早做准备
要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特点,对各专业各班级学生的就业意向需充分调查和了解,结合用人单位需求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方案。
2、加强就业教育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学生从入学那天起,就应该学会规划自己的前途。要把就业教育渗透到各教学当中,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从思想上降低就业期望值,鼓励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信念。
3、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针对实习生中存在的心理承受能力差、适应社会能力弱、以及遇挫就折、遇难就退的心理积极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就业自信,引导他们勇敢面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勇于接受挑战,战胜自我,以饱满的激情投入社会。
4、强化就业技能训练
目前我系毕业生在职业岗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面狭窄、创新能力不足,这对今后的教学和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5、实习前期就业指导工作要扎实深入
这项工作说到底就是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道德要求,从部分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中显示,在学生步入社会之际,最应传承他们的是一种观念,思想和精神,如礼貌与礼仪、工作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与沟通、勤奋好学,不怕困难,不看眼前利益、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如何创造对自己有利发展的机遇和条件、严格遵守实习生管理工作制度、配合班主任工作等,这是基本素质的具备,更是实习就业的保障。因此这项培训必须扎实有效开展,而不是流于形式。
6、对口就业率有待提高
近几年来的就业情况显示,我系各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还不高,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只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些现状都给我们现有的教学结构和课程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市场变化,开拓新型专业,逐步提高对口升学率,将成为下一步教学发展方向。
7、职业道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不容忽视
个别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以至于一旦踏入社会无法适应,最后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在校期间应在教学和德育教育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8、大力拓展外地就业市场势在必行
随着今后实习就业人数的大幅增加,本省就业市场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而且市场发展的不平衡也给对口就业带来了不利因素,因此开拓和占领外地就业市场成为必然。建议学校在大力拓宽外地就业市场方面多方投入进行考察和研究,逐步建立就业长效机制,形成就业良性循环网络。
四、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1、进一步完善就业管理制度,针对就业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并付诸实施。
2、实习的管理工作还存在漏洞,个别指导教师的工作责任心还有待提高,工作方法有待改进,今后应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业务培训。
3、对实习就业工作的理论研讨不够,有闭门造车之嫌。今后要加强与每一个用人单位的联系,多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展与企业座谈、与实习生、毕业生座谈的活动,广泛收集信息、意见和建议,使实习就业工作更加完善。
4、注重就业的宣传工作,挖掘和采集优秀毕业生工作风采,扩大校企合作影响力,做好影像资料收集工作。
6、与学校各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尤其是招就处,及时反馈用人单位对教育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更好的促进学校招生——培养——就业一条龙工作的有序发展。
阿坝师专管理系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