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25年4月22日,我班2023级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01班39名同学在李清茂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汶川县自然学校开展实践学习活动。本次活动以“大熊猫国家公园背景下的自然教育发展”为主题,聚焦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生态文明教育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自然学校何小清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自然课堂。

上午9时30分,活动正式开始。何小清老师首先以“大熊猫国家公园背景下教育发展”为题目,系统讲解了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价值及保护现状。通过图文展示,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大熊猫与家川和谐共生”的实践案例。何老师强调,国家公园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更是推动自然教育与社区发展的关键平台。活动中,她特别提到汶川县近年来通过“博士工作站”等创新项目,将科研保护与公众教育有机结合,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生态实践机会。
在互动环节,何小清老师结合“学习金字塔”理论,引导同学们探讨自然教育的高效方法。数据显示,通过实践、讨论和教授他人等方式,知识留存率可达75%以上。这一理论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旅游管理专业的王同学表示:“未来的生态旅游不仅需要专业服务,更需通过互动体验让游客成为自然保护的参与者。”

此外,何小清老师还分享了2021年以来汶川生态文化节的成果。作为国际知名的生态品牌活动,该节日通过音乐表演、儿童教育实践等形式,将环保理念融入公众生活,为青少年树立了“自信、创新、责任”的成长目标。同学们纷纷表示,这种“寓教于行”的模式对旅游产品设计具有重要启发。

11时30分,活动圆满结束。本次参观学习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生态魅力,更深化了他们对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理解。正如活动口号所言——“与自然共成长,做自然保护者”,这场实践之旅为未来的旅游管理者们播下了守护青山绿水的种子,也为行业注入了一股绿色发展的新动力。
供稿:邓芯雨
编辑:杜海兰
初审:李清茂
审核:薛国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