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经过一周的集中实践,2023级旅服专业01班先后外出考察了漩口镇赵公山无忧谷自然研学资源、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汶川自然学校研学实践调研,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两天外出调研结合课程要求开展了总结汇报。汇报时间:4月25日(星期五),汇报地点:实验楼C104会议室。汇报总结会以班为单位,各小组依次汇报,主持人提问和点评。汇报会主持人:李清茂老师。
第1小组汇报人:蔡俊男,小组成员:曹钰竹,李翼飞,杨仁宇,张杰。汇报内容:小组两天的校外集中实践,让我们深受触动。在无忧花谷,繁花似锦,展现出灾后重生的蓬勃生机;大熊猫国家公园汶川管理总站,让我看到生态保护的不懈努力与自然和谐之美。而在漩口中学遗址和震中博物馆,断壁残垣与珍贵展品诉说着灾难的沉重,却也彰显出生命的坚韧、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力量。这一路,我见证了伤痛与希望交织,领悟到生命的珍贵、团结的伟大,更感受到人类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重建家园的勇气,激励我珍惜当下,勇担责任。

第2组汇报人:李红燕,小组成员:党旭莹、程富圆、田卿。汇报内容:一是带着研学旅行形式走进各个景点,从中学习观察;二是依据景点条件,提出改进建议和完善设施建议。三是团队学习收获与感悟:一是我们亲近自然,学习生态知识,掌握自然教育方法,提升了环保意识;二是被抗震救灾精神深深震撼。断壁残垣诉说着灾难的无情,而纪念馆里的事迹彰显着生命的顽强与团结的力量;三是团队成员相互协作、紧密配合。此次研学实践我们不仅收获知识,更懂得敬畏自然、珍视生命。

第3小组汇报人:林佳奕,组员:阴燕梅、周鑫栎、万宇、邓芯雨、林佳奕。汇报内容:无忧花谷考察点概况、典型特点总结及收获与展望。自然学校考察点概况、典型特点总结及收获与展望,还有研学旅行发展定位;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和震中博物馆考察点概况及典型特点总结及收获与展望;活动收获与总结反思,增强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深化灾难认知与生命敬畏,自然生态与环境认知,铭记历史与传承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强化社会责任与担当意识,实践技能提升,通过实践,团队成员个人都得到提升。

第4组汇报人周婧,汇报内容:在本次“研学与自然生命教育”主题实践周汇报活动中,李凤琴、潘燕负责PPT制作,芶冬梅、戴泳如负责资料整合。周婧从本次实践的天气情况、教育板块内容收获、聆听讲解的心得几个方面出发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并表示未来也将铭记本次的收获,继续努力。

第5小组汇报人:李鹏宇,成员:王钦艳 邓瑶 陶玉仙 何林家
汇报内容:实践周报告概述、无忧花谷游览参观及收获感悟、汶川自然学校游览参观、听讲座及收获感悟、漩口遗址、映秀震中遗址参观及收获感悟、实践周的收获总结。团队学习的收获与感悟总结: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专业知识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自我管理与时间规划。

第 6 组汇报人:殷若楠, 成员:黄凤娇、周心雨、潘嫚嫚、吴青怡。汇报内容:小组回顾了先后
前往无忧花谷、汶川映秀自然学校、漩口遗址和震中博物馆。在无忧花谷了解花卉种植与景区运营;于自然学校领悟生态保护意义;在遗址和博物馆感受抗震救灾精神,学习导游讲解技巧。
此次实践,同学们不仅将理论知识具象化,还锻炼了沟通、组织和应变能力,增强了专业认同感与社会责任感。但活动也存在时间安排紧张等不足。未来,我们将带着所学所悟,在旅游专业道路上不断前行。

第7小组汇报人:李彬欣,小组成员:谢桐桐、于洲、范思琪、朱莹莹、李彬欣。汇报题目为:在行走中学习,于感悟中成长。汇报内容:
此次实践涵盖无忧花谷、大熊猫国家公园汶川博士工作站、漩口中学震中博物馆等地。在无忧花谷,学生探究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于博士工作站,深入了解大熊猫保护与自然教育;参观震中博物馆和遗址时,他们深化了灾难认知。实践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综合思维能力,还让他们从历史中汲取了发展启示,为专业学习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
第8小组汇报人:李婷,小组成员:李婷、常芳华、余万佳、徐子晗、何鑫泉。汇报主要内容:行程和观察路径、了解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旅游线路如何实现产业价值。团队学习收获:一是察植物多样性,见到了珍稀的高山杜鹃和珙桐,感受生命坚韧;二是汶川自然学校展示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自然标本,让我们明白自然教育的重要性;三是在漩口中学遗址和震中纪念馆让我们铭记历史,敬畏生命,激发爱国热情;四是在无忧谷发展高山杜鹃休闲旅游,映秀镇打造抗震救灾教育线路,漩口中学遗址发展“灾难旅游”,实践让我们亲近自然,懂得生命珍贵。

本次总结汇报会由李清茂老师主持。当各小组依次汇报完成后,李清茂老师就本次《研学旅行课程设计》集中实践周课程目标、各组实践综合和汇报情况做了逐一点评,肯定了各小组取是成绩和收获,同时也指出各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期望同学们应加强实践能力锻炼,结合课程提升认识,为后续课程实践垫定基础。各小组通过此次实践周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旅游管理与服务行业的实际情况,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同学们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供稿:邓芯雨、各小组
编辑:杜海兰
初审:李清茂
审核:薛国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