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21年5月19日,经管学院2020级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在浦江县明月村和猕猴桃国际公园开展农旅融合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实践调研。在本站的调研过程中的重点是乡村民宿和现代农业产业园考察调研实践学习活动。
同学们在刘涛老师的带领下步行进入明月村考察调研,到达楠溪民宿后稍作修整和合影。接着同学们乘坐景区观光车回到游客中,开展访谈调查和观察明月村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调查中同学们发现近年来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依托茶和竹特色产业基础,积极探索有效的发展模式,推动邛窑旧址与文创项目联姻,生态农业与文旅游商贸融合,激发了农村发展新活力,走出了一条以文创产业发展为主导的乡村振兴之路。

明月村考察印象:一是明月村很宁静、绿树环绕和鸟语花香美丽新农村,是一个非常适合居住的环境。二是明月村依托特色资源发展文化创业产业与农业融合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明月村最具核心的资源就是明月窑遗址,也是民宿和文创产业发展的依托,走出了特色鲜明的乡村发展之路。

明月窑从2013年至今,经过不断探索,明月村走上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之路。明月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依托8000余亩雷竹和3000余亩茶叶为主发展农业产业,以“明月窑”为主线发展陶艺、蓝染、篆刻等文创产业,让“茶山、竹海、明月窑”成为明月村的新名片。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给同学们印象最深刻第是在明月村发展过程中甘溪镇党委政府坚定“茶山 · 竹海 ·明月窑”发展思路,深化“农、商、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产值更高的茶叶和雷竹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思路。茶山、竹海、松林在增加农民农业收入的同时,在“农创+文创”的模式下被打造成村庄的特色景观。除此之外,明月村已连续9年举行“明月村春笋艺术月”,连续5年举行“明月村中秋诗歌音乐会”,推出“上巳节诗会”“大地民谣音乐会”等品牌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陶艺、篆刻、蓝染、书画等展览活动。明月村还积极打造“明月酿”“明月果酒”“明月陶”等文创品牌和“明月雷竹笋丁”“明月手工茶”等农创品牌,借力“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和方式,提高农民收入。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明月村的发展之路,增强了同学们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国家发展的决心。
2021年5月19日下午,同学们从明月村来到猕猴桃国际公园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新形态。
在猕猴桃国际公园同学们调查发现,该产业园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旨在积极探索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共享农庄”新业态,有效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该产业园目前已经建成了1000亩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基地,猕猴桃种类繁多,公园主题建设已经基本成型。在这里,除了能获得猕猴桃相关方面的体验,这里还是市民运动、休闲、休憩的新场所,这是典型农业产业与休闲旅游、休闲体育融合发展的探索实践示范园区。

除此之外,同学在调研实践还发现新朝阳作为绿色农业全程植保服务商,以生物技术生测试验示范基地为样本,独创性的提出“健康植保8S标准化管理体系”,给同学印象最为深刻。
标准化示范园区实践成果就是“健康植保8S标准化管理体系”,它具体涵盖8个方面:(1)土壤健康全程管理;(2)作物种子、种苗与园艺设施技术管理;(3)作物营养与健康管理;(4)作物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管理;(5)农产品品质与产量提升管理;(6)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可追溯服务管理;(7)农产品生鲜物流与冷链管理;(8)农产品流通与品牌化销售管理。
通过调研,改变了同学们对农业产业发展刻板印象,感受了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坚定了农旅融合和现代农业发展的信心。
供稿:蒋曲
编辑:钟诚
审核:薛国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