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21年5月18日上午8:00-13:00,经济与管理学院2020级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在郫都区战旗村开展“乡村振兴建设美丽新农村,乡村旅游新趋势”为主题的实践考察活动。

考察活动首先是参观战旗村。全体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参观郫县豆瓣酱博物馆、了解郫县豆瓣的制作工艺流程和制作工具,学习豆瓣酱非物质遗产文化。参观考察过程中,同学们还向战旗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有关豆瓣酱制作、晾晒、储存的工艺和产品市场销售情况,特别有趣的是同学们亲自品尝了多种不同味道的豆瓣酱,为此处考察增添了特别的体验。
在战旗村考察过程中,同学们还深入到村中,考察战旗村的民俗风情,体验战旗村的乡土人情,打卡天府农耕文化博物馆,探秘战旗村为啥能成为全国乡村振兴典范之一的发展秘密。

在战旗村的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对郫县豆瓣酱的制作工艺、制作豆瓣的使用工具、豆瓣酱的晾晒及储存方法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充分感受郫县豆瓣作为川菜之魂的独特魅力,同时通过亲身探寻战旗村,不仅有助于同学们对发展乡村旅游价值认同和情感联结,也能更好地理解乡村振兴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2021年5月18日,同学们来到《旅游职业认知实践》集中实践第四站“竹径通幽处,道明竹艺村”。
同学们自幽幽竹径走过,先后在三径书院、囿竹小院等地展开实地考察。经过沿途调研和相关资料的查阅,我们得知竹编制物的所用竹是毛竹。毛竹的材质坚韧,富有弹性。在进行竹编时,弹性可是必要的,如不富有弹性,竹条在编织过程中就会折断。还有坚韧这一特点,使编织出的竹编制物坚实、不易损坏。在以前,竹编所用的竹条只能手工劈制,把山上的毛竹一刀一刀小心地劈成篾片,而现在则方便了许多,大多直接采用机械直接剖开制成篾片。


本次实践学习中,刘涛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竹艺+”。所谓“竹艺+”其实是一种新兴发展模式,例如,竹艺+美术、竹艺+工艺、竹艺+建筑,甚至可以是竹艺+服装。例如,竹编空调机箱外壳、竹编水壶外壳、竹编鱼缸、熊猫花瓶和竹编手提包等,使同学们兴趣盎然。

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还重点调研了竹编制品及其衍生品市场行情,并结合旅游市场营销和旅游纪念品开发等问题展开调查研究,指导老师也反复强调要在考察实践中发现问题,按照考察任务指导手册要求落实教学考察任务、认真采访、做好笔录和收集第一手资料,同学们则是在轻松愉快体验中感受到了又一个不同特色的乡村发展模式。
供稿:蒋曲
编辑:钟诚
审核:薛国喜